只要存在发生的概率,悲剧一定会发生的。
损失惨重。
失去了十几G的数据,其中包括音乐,照片,各种文件。终于决定要装上Linux,于是下载了Ubuntu,刻到光盘上。之前已经做了好多准备,知道分区的时候存在蛮大的风险,可能会迫不得已格式化硬盘。不过我还好,尽管遇到了一些问题,但还算顺利的装上了。困难也在预期之内。
折腾了一晚上,下载语言包,配置输入法,就要安装字体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因为我是XP和Ubuntu双系统,XP下用的是NTFS文件系统,Ubuntu7.04没有权限读取XP上的字体文件,尽管看到好多地方介绍可以通过软件兼容NTFS,不过决定偷一下懒,把NTFS转换成FAT32。55555…………悲剧还是发生了…………。
转换之后基本上所有的中文名称的主文件夹都成了乱码,打不开,也删不掉。不过查看磁盘的容量后发现,尽管打不开,但是数据肯定还在。所以搜索,大海捞针,终于找到了对症的药。重复N次,我疯了,我的硬盘也疯了,把数据恢复过来了,不过文件名却不可以修复。555555……,后愦症好厉害,估计要无聊一段时间了。
下面的方法转载过来,以备后来之兄弟用,如果提前看了此文,请谨记:由Fat32转换到NTFS一般没问题(用PQmagic),但请勿逆转!!后果很严重!!
用魔术分区将NTFS转换成FAT32文件夹名出现乱码解决方法!
PowerQuest公司出版的PQmagic(又称分区魔术师,目前常见的版本为7。0和8。0)是一款常见的分区维护软件,它能够在不损害数据的情况下对硬盘进行分区、分区合并和调整等操作。
一 故障现象:
有很多新手尝试pqmagic将ntfs格式的分区转化为fat32格式的分区,导致大量文件出现乱码错误,甚至丢失。很多中文名的文件或者文件夹会在转化后变成??!!!类似的乱码,无法重命名,亦无法删除。
二 故障原因:Pqmagic的分区格式转换功能经常被人用到,但PQ转换格式(从NTFS到FAT32)时不支持中文的文件名,所以分区转换完了之后文件名全部是乱码,且不能进入,也无法删除和进行其它操作,但文件内容都在。用W2k下扫描,报告文件系统正常,给人带来很大麻烦。
三 完全避免方法:
第一就是等PowerQuest公司推出真正的简体中文版,而不是现在流行的汉化版。
第二在进行操作前把分区中的内容全部移走或改为英文名字,这样就可以保证万无一失了,当然硬盘损坏与我无关啊。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已经出现乱码文件了,那要怎么解决?请看第四部分:
四出现乱码文件的救急方法:
建议:
这时候,为了救回数据,请不要格式化硬盘,目前我了解到三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
下载软件finaldata,扫描硬盘分区,选择恢复想要恢复的文件。由于毁坏的分区中文文件夹名字已经成乱码!?!!!,有些文件寻找起来可能是分困难。也不一定所有的文件都能找回,或者保证找到的文件没有被破坏,看人品和运气了(hoho,与此同时,你也会意外地发现很多陈芝麻烂豆子的惊喜或者是见不得人的咚咚)。
注意事项:
1. 用finaldata恢复前请勿再往毁坏的分区里面大量写入,因为这样会加大你的损失;
2. 有些文件可能恢复后不只一个,注意耐心寻找。
方法二:
用norton ghost(任何版本,目前常用8.0汉化版)制作毁坏的分区镜像到另一个分区,然后用ghost explorer打开,导出那些???文件夹,注意要改名字就行了。
说明:
使用它没有不能向硬盘写数据这个限制,但是你需要保证有足够大的空间保存毁坏分区的镜像。要是没有的话,黑一个同学的硬盘做辅助硬盘或者去村里买一个移动硬盘吧!
方法三(推荐用这种方法):
用 linux 启动,mount 那个 fat32 分区,指定 codepage = cp437
就可以看到完整的中文文件名和目录了,cp -r 到 linux 分区上面;
umount fat32 分区,再次 mount 上,指定 codepage = cp936
cp -r 回去,搞定。
这个方法可以完全无损恢复
附带说一声:linux可以用Knoppix Live CD。Knoppix是一种直接可以在光盘上运行的Linux系统,这样的系统很多,统称Linux Live CD,和Windows PE + ERD Commander组合非常的相似。而Knoppix是其中一个非常流行的系统。出现乱码以后,用Knoppix Live CD引导系统,它会自动挂载转换后乱码的硬盘分区,进入系统后,会看到一些以"?"号为名字的文件和文件夹。直接重命名吧!然后刷新,如果发现还有另外的"?"号文件夹和文件,再次进行重命名,直到不再出现这类文件为止。嘿嘿,然后看看这些重命名后的文件、文件夹内容,是不是以前Windows下无法访问和显示乱码的东东了。
这个Knoppix Live CD就不提供下载地址了,因为这个是一整套在光盘上直接操作的系统,足足有700MB,本意是为了想玩linux却有不想装linux的人准备的,现在无意中派上这个用途了,有兴趣的可以去买张现成的光盘试试。
星期一, 四月 30, 2007
[+/-] |
用PQmagic将NTFS转换为FAT32文件夹名出现乱码解决方法 |
星期日, 四月 29, 2007
星期六, 四月 28, 2007
[+/-] |
用PS把废片处理成山水画教程 |
【本教程所应用的PS DCE滤镜下载】
先发原图(图1)和效果图(图2)
1、使用DCE滤镜—自动修缮进行处理
2、使用色相饱和度增加饱和度,再盖印图层并储存为JPG格式
3、打开Neat Image滤镜,输入刚存的JPG图像,进行红线圈内的默认操作,并输出图像。
4、把刚输出的图像放在最上层,进行色彩平衡
5、进行色相/饱和度增加饱和度
6、复制图层2得到图层2副本,置于最顶层,设为正片叠底,不透明度为50%,并对图层2进行曲线调整,如图
7、盖印得到图层3,并复制得到图层3副本,对进行扩散亮光并设为滤色,不透明度70%
8、盖印得到图层4,进行色相/饱和度,减少蓝色饱和度
9、用简单工具把电线去掉,盖印得到图层5
10、复制图层5得到图层5副本,将其去色,再复制得到图层5副本2,将其反相,并颜色减淡,最小值1,得到如下图
11、对图层5进行表面模糊
12、将图层5副本2进行曲线调整
13、对图层5进行色彩平衡
14、复制图层5得图层5副本,交去色,正片叠底,不透明度25%
15、制作文字和边框(结束)
转至 太平洋电脑网
原文:http://www.pconline.com.cn/pcedu/sj/pm/photoshop/sm/0704/1005441.html
星期四, 四月 26, 2007
[+/-] |
走进精彩的KPT 7滤镜世界(一) |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Photoshop下大名鼎鼎的Kpt滤镜的使用方法。Kpt的全称为Kai`s Power Tools,由Metacreations公司开发。作为Photoshop第三方滤镜的佼佼者,Kpt系列滤镜一直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Kpt系列滤镜经历了Kpt 3、Kpt 5、Kpt 6和Kpt 7等几个版本的升级,如今的最新版为Kpt 7.0。在本系列教程中将以Kpt 7.0为例来讲解Kpt滤镜的使用方法。
关于滤镜的安装方法,这里不再赘述。如果有不明白如何安装Photoshop外挂滤镜的朋友可以参考前面相关滤镜的文章。
一、概述
正确安装Kpt 7.0滤镜以后,你会发现在滤镜菜单下多了一个KPT effects选项。点击KPT effects选项,就可以看到Kpt系列滤镜。在Kpt 7.0系列滤镜中一共包括了9个滤镜,分别为Channel Surfing、Fluid、Frax Flame、Gradient Lab、Hyper tiling、Ink Dropper、Lightning、Pyramid、Scatter等,如图1所示。
下面我们对这一组滤镜中的每一个滤镜分别进行简单说明,让大家总体上对它们有所了解,以方便我们在使用过程当中正确选择合适的滤镜来实现想要的效果。
Channel Surfing:使用这个滤镜可以让我们对图像中的某个通道单独进行处理,比如对选中的通道进行模糊、锐化、调整色彩对比度和透明度等等。在制作混合效果的图像时可以选择使用此滤镜,它的操作界面如图2所示。
Fluid:使用Fluid这一款滤镜,可以让我们在图像中加入模拟液体流动时的效果,比如扭曲变形等效果。当使用鼠标在画面中拖动时,可以模拟出带水的刷子刷过物体表面时产生的效果。对刷子的尺寸、厚度和刷动速率还可以进行更为人性化的设置,让我们能够得到更逼真的效果。除此之外,使用这一款滤镜还可以将图像的变形过程输出为连续的动态视频文件,将静止的图像转变为动感的电影效果。Fluid滤镜的操作界面如图3所示。
Frax Flame:使用Frax Flame这一款滤镜可以捕捉并修改图像中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使用它可以对选中的几何形状进行颜色、对比度和扭曲等方面的调整。Frax Flame的操作界面如图4所示。
Gradient Lab:这是一款可以创建不同形状、不同水平高度、不同透明度的复杂色彩组合的滤镜,我们可以在这里创建并保留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样式组合,然后将它们运用到图像中去。Gradient Lab的操作界面如图5所示。
Hyper tiling:使用此滤镜可以模拟类似瓷砖贴画的效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图像文件的体积。我们可以将相似或相同的图像元素做成一个可供反复调用的对象,这样一来就减少了文件的体积,而且还可以产生类似瓷砖宣传画一样的漂亮效果。Hyper tiling滤镜的操作界面如图6所示。
Ink Dropper:使用这一款滤镜可以模拟墨水滴入到静止水面上的效果。我们可以控制墨水不同的大小和下滴速度以模拟更加逼真的缓慢散开效果。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可以使用InkDropper滤镜制作出或流动、或静止或漩涡状的效果。Ink Dropper滤镜的操作界面如图7所示。
Lightning:使用Lighting滤镜我们可以在图像中创建出十分逼真的闪电效果。我们可以对已经创建好的闪电效果进行修改,比如闪电中每一个细节的颜色、路径等。Lighting滤镜的操作界面如图8所示。
Pyramid Paint:Pyramid翻译成中文为“叠罗汉、金字塔”。使用Pyramid滤镜可以将图像转换为类似“叠罗汉”一样的绘画效果,它的操作界面如图9所示。
Scatter:使用Scatter滤镜可以去除图像表面上的污点,也可以在图像中创建各种微粒运动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此滤镜控制每一个质点的具体位置、颜色和阴影等属性,它的操作界面如图10所示。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对Kpt 7.0中的9个滤镜有了大致上的了解,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们将继续详细介绍每一款滤镜的详细使用方法。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连载教程。
转下篇:KPT滤镜详解(二):Channel Surfing
转至:太平洋电脑网
原文:http://www.pconline.com.cn/pcedu/sj/pm/photoshop/lj/0609/863804.html
星期三, 四月 25, 2007
[+/-] |
怀旧相册:那些古老的CPU们 |
每当提起386、Pentium这些曾经的经典,相信每一位电脑玩家都会心动不已、无限怀恋。在PBASE.com上,我们发现了一个珍贵的“相册”,详细记录了那些古老的CPU,而且最可贵的是,我们不仅能看到它们的表面照片,还能深入其内部,细细品位。
为了拍摄这些CPU的微距照片,摄影师特地架设了一部焦距60、自动对焦、最大光圈2.8的尼康D200相机,并搭配了自制的LED光圈,构成了一部小型“显微镜”,由此记录了40多款CPU的风采。在尽情欣赏的同时,我们也要由衷地对他说一声:谢谢。
基本上,每一款CPU都提供了正面照、背面照,以及多张内部照片,甚至内部局部细照,可以全方位了解这些“老家伙们”。照片宽度基本都在800像素,十分清晰。
Intel、IBM、Cryix、AMD、ST……都在这里。
地址:http://www.pbase.com/fotoopa/inside